來自 高堯楷學長的臉書分享 (部分修改)
武術練的是形-->氣-->意-->神。
對應到中醫,處方用藥屬"形"。可以大量的複製,一樣的藥可以在不同病人身上取得效果,取得是結構的共通性。
而中醫說的氣、磁場,就是氣的醫學階段,舉例來說,在杉林溪運動,跟在美術館運動,身體內產生的滿足度是不一樣的。因為磁場不同,身體的振動頻率所受的影響便有不同。因些我們會開始在意產地,在意採收季節,在意火候,在意節氣,在意是誰幫你治療。一個磁場越高頻或越善良的醫生幫你下一針,對你引起的漣漪效應越大。這就是許多神醫的由來,他也許醫術知識不怎麼樣,但是就是有辦法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。在這個階段,調整的是細胞的頻率。
到這個階段,許多人就開始迷惑了,如同水分子的結構都是H2O,在形的醫學上是,但在氣的醫學的階段,它們振動的頻率不同,產生了屬於水分子的"個性"。喝起來的"感受"是不一樣的,"品味"也是不一樣的。
進入意的醫學的階段,所指的是"法則、共振",你開始因為了解萬物的共振,將他達到簡單的軌道化,產生了共鳴態的共振,這個狀態稱為物以類聚,與放大有效用的頻率,你在意的是共振。
進入神的醫學的階段,的是滿足與實現,因為你已經從管理進入到回應需求的狀態了。每個法則都在你的回應裡面,你忘掉一切法則,卻又回應所有法則。你在意的是萬物運作協合的系統。
將以上對應到我們的生活中就是
運動節飲食,小心身體安全,形 就會是棒的。
原諒自己,讚美別人,氣 就會是好的。
廣結善緣,物以類聚,意 就會是好的。
六度波羅蜜,人就會有神。